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新华社区上榜。
位于石狮市区西南部。东与新湖相连,偏东北与宽仁为邻,西与龙华交界,南与华仑连接,主要姓氏为蔡、林等。民国初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故取名“新华”。居民聚居地姓氏有70多个,有的角落以姓氏命名,如“姜厝”、“田厝”、“商厝”、“林厝”等。
1993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新华析为新华、龙华、华南、华仑,是石狮市区主要的商业中心。
跃进路 位于石狮市区西偏北部,地处新华,为东北与西南走向,东北起始新华路南侧,西南至九二路北侧。清末至1949年初,此路中心点原为附近村民贩卖牛、羊之场所,故称为“牛墟埕”。1958年-期间扩建为街道,故取名“跃进路”。全长约351米,宽7米,水泥路面,两侧多为两至四层水泥楼房,街面狭小,交通拥堵。为了打通石狮旧镇区的南北大通道,市政府在跃进路周围进行旧城改造,改名为“镇中路”。镇中路一期工程,长313米,宽26米,两侧都是7至12层的框架结构楼房,为石狮童装外贸专业市场。
布墟街 位于新华与龙华分界处,南北走向,南连新华路,北接凤仪街,长约156米,宽约3米。据传,古时“东京大道”经此处通往馆顶。清都督施韬在石狮设立5个墟。其中,“布墟”就设在此处。商贩们从福州等地购运布匹、茶枯(旧时一种洗涤用品)、针头线脑等物品在此销售。织布、染布、打棉被的作坊店铺也都集中在这里。后来,改建成街,因此称为“布墟街”。现在,该街与凤仪街合称为“布墟巷”。
建兴街 位于新华辖区,为东南、西北走向。东南始于福建路西侧,西北与新华路相连。清代,建街时生意兴旺,经济繁荣,故取名“建兴街”。全长约192米,宽8米,水泥路面,街道两侧为两至四层水泥、砖木楼房。1989年,该街发生火灾,焚毁数间店面。随后,建兴街并入新华路,统称为新华路,是市区主要的商业街道。
大仑街 位于新华区域,东北端与糖房街、卖鱼街、上帝街交接,西南端至街尾通往九二路。据传,该街建于明末清初。1932年,街道拆建拓宽。建房者大都是大仑村民,所以称为“大仑街”。
福建路、福建横路 位于新华辖区,包括福建路和福建横路两条路段,约建于1945年。街道呈屈尺状,西南端通往群英路,西北端通往大仑街尾。据说,在此街建业者必须有大福气的人才能建家立业,故取名为“福建路”。另有一说,以本省的名称“福建”命名。1993年,该路东北段改称为“福建横路”,东南段仍沿用旧称。现该路东南段与原建兴街、群英路合称为“群英北路”。
卞厝巷 位于宽仁与新华交界处,石狮市实验幼儿园后面,东西走向,西连布墟街,向东通往赤鱼街。据说,因卞氏居住此间而得名。卞氏在明朝嘉靖年间由永宁卫迁居石狮。
消防巷位于新华地界,东北端与建兴街相通,西南端与福建横路连接。解放前,石狮镇-在此设立,住有消防警,还曾关押犯人,后称“消防巷”,现改称“建福巷”。
大舍围 亦称“林厝围”、“大舍林”,据说位于新华林厝、上帝街一带。“大舍围”的由来,与“后洋相国”有一段因缘。相传,明天启年间,后洋秀才杨景辰早年家境贫寒,又屡次不第,只好靠当私塾先生度日。那时石狮有个林大舍,专靠杀猪卖鱼为生,为人老实,乐于助人。杨秀才常受林大舍的接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后来杨秀才在林大舍的帮助下上京赴考,金榜题名,入阁拜相,官称相国。杨相国为官多年后回乡拜祖,第二天便到林家拜访,才得知林大舍已去世多年。为了答谢当年好友,杨相国在林家附近建了一条小街,起名“大舍街”,林家大厝也被称为“大舍围”。
后向街 位于新华,卖鱼街北面的一条小巷,东南端通向建兴街,西北端通往大仑街,后来有人在此建房,成了死胡同。(洪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