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清康熙年间,皇帝曾派大臣到此视察海边,因病死于此,当地人在该地后而山顶立其神位,称其为康熙公,故此岭亦称为康熙岭。
康熙岭镇位于钦州市西南部,地处沿海,距钦州市区15公里,2013省道、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铁路贯穿经过。辖区基本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貌,陆地总面积89.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2.5公里,浅海滩涂面积43000亩,红树林防护林面积达7920亩,主要分布于竹甬口、平排等地。
人口与民族:现有人口达39196人,其中农业人口38034人。主要少数民族有壮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京族,壮族人口5521人,苗族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
耕地面积:耕地面积1989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00公顷,粮食播种面积3562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40公顷。农机总动力为20404千瓦,有林面积48884亩,森林覆盖率为100%。
主要景点:二十年一遇兼顾堤、路、海、景、林、渔、牧“七位一体”长达25公里的标准观光海堤;位于镇上西部约0.5公里处的康熙湖,山水环绕、风景秀丽,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主要特产:海鸭蛋、对虾、鲈鱼、青蟹、大蚝。其中绿壳海鸭蛋生产基地已成为康熙岭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重要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南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至明洪武七年(1374年),先后属玉山县(后名华清)、宁海县、安京县(后改名安远)地。
清代,属钦州。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分设傍城、高沙两乡,属钦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傍城上乡、傍城下乡(即沙泾乡)。
1950年,设傍城乡。
次年春,分设8个小乡。
1957年10月,8个小乡合并为尖山、康熙岭两乡。
次年秋,两乡并入钦州公社。
1959年6月,分设康熙岭公社。
1963春,康熙岭公社并入附城公社,属钦州僮族自治县。
1966年3月29日,复分设康熙岭公社,属钦州县。
1984年9月,康熙岭公社撤改为康熙岭乡。
1993年9月,康熙岭乡改为康熙岭镇,属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