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历史上原为一大草坪,草坪中有一石,状若“山羊”,故此而名。
2014年7月,羊坪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在镇远县东部,阳河中游。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1.81万,其中侗、苗等民族占55.8%。辖1居委会、22村委会。1932年置羊坪、竹坪2镇及回龙、望龙、镇龙、镜山、漫坡、边郎、黄连、朱砂、板栗等乡。1942年改设羊坪、竹坪乡。1958年撤乡并入青溪公社。1961年析建羊坪、竹坪公社。1984年置羊坪镇、竹坪乡。1992年合并置羊坪镇。有重晶石、大理石、水晶、铁、铜等矿。产油桐籽、竹笋。有中小学21所。镇人民政府驻地羊坪,在阳镇东北42公里,阳河南岸。人口910,有汉、侗等民族。海拔320米。传古时该地草坪中有一巨石,形似羊,故名。有粮油加工、砖瓦、造纸等乡镇企业。集市贸易繁荣,饮食业兴盛。湘黔铁路经此并设站。岑巩—羊坪公路在此与320国道交会。羊坪大桥横跨阳河,是通往岑巩重要桥梁。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属楚国黔中郡。
汉至晋代时期,属武陵郡,隶荆州。
唐代时期,分别先后属峨山县(今岑巩)、渭溪县(今玉屏),隶奖州(今镇远)。
宋、元时期,属思州,隶黔州。
以思州田氏土司管辖领地,隶镇远军民总管府,属湖广行省。
明代时期,属思州宣慰司,隶湖广都司。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建立青浪卫后,属青浪卫。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立贵州行省,羊坪仍属思州府,隶贵州布政使司。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又隶湖广都司。
清雍正五年(1727年),复隶贵州。
民国三年(1914年)春,羊坪从思县(今岑巩)划归青溪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青溪县并入镇远县,羊坪属青溪区,属镇远县。
1953年,青溪区设羊坪、龙塘、竹坪3乡。
1956年,羊坪与龙塘合并为羊坪乡。
1958年,又设羊坪、龙塘、竹坪管理工区,隶青溪公社。
1961年,又分别设羊坪、竹坪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改为羊坪镇、竹坪乡,属镇远县青溪区。
1992年,竹坪乡并入羊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