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庠镇基本资料

贤庠镇介绍

地名由来:象山县志》载,元至大间(1308-1311),象山教谕舒(木或)后裔自丹城迁此。明末,张姓祖自宁海迁入。原系滨海盐场,称盐场,后海岸北移,盐田改为农田,以谐音雅化为贤庠。意为培育贤能之地。镇以贤庠自然村得名。

2020年11月,贤庠镇被认定为第三批浙江省特色农业强镇(贤庠石斛桂花特色农业强镇)。

2014年7月,贤庠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贤庠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贤庠镇位于象山县最北端,北濒象山港,与宁波隔港相望,离宁波市区40公里。南距县城15公里,是象山县北部重镇。镇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人口30467人。自1987年设为建制镇以来,贤庠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2004年,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农业总产值1.5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90万元,农渔民人均收入5049元。近年来,相继通过了宁波市“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建设和教育“双基”验收,被评为省“教育强镇”、市级文明镇、市六好镇乡党委、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先进集体、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县先进工委、县征兵先进单位。贤庠镇区域经济特色鲜明。主导产品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其中机模制造企业48家,产品结构由原来单一的传统的铝模铸造开始向压铸、精密浇铸扩展。沿盛宁线一带工业长廊初步形成,现有47家企业落户,同时产业区A区的启动将带动我镇临港型企业的引进和发展,从而形成以模具产业、临港工业为两大主要产业的工业群体。目前,全镇工业企业1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21家。2003年度一连获得全县工业经济先进镇乡、招商引资银奖、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三项荣誉,2004年我镇工业经济考核居全县B类乡镇第2位,被授予县工业经济先进镇乡称号。贤庠镇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全镇海淡水养殖面积9500亩,经济林面积18000亩,其中杨梅近千亩,形成了沿线高效农业示范带、沿港蓝色水产养殖带和沿坡绿色经济林带等三大效益农业产业区。效益农业催生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加工复又带动农业纵深发展,如今,“酒醋茶育苗畜牧”等特色农业已在贤庠镇扎下了坚实的基础。贤庠镇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事业工作富有成效。镇中心城区逐年扩大,交通优势日益凸现。镇内以盛宁线与汤鲁线纵横贯通为主干线,珠青公路、章珠公路为次干线与各进村等级公路构成了十字型公路网络。5000吨级码头即将投入建设,它被规划为滨海城市的北大门。同时,2所中学、1所中心小学的教育格局初步形成,1家镇级卫生院和6个医疗网点遍布全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人口素质日益提高,生态环境日新月异。2002年以来,盐厂、矸头陈、岑晁等村被列入省、市、县卫生村、文明村的行列,现正在争创省级生态村。湖平潮更阔,风好正扬帆。

历史沿革:

宋属游仙乡竹山保,珠溪保,明属游仙乡二十三,二十四都,清属十八,二十四都,宣统二年属磐安乡。

1929年属第二区,1932年析为境东,境西,汉定,陈晁,西贤,竹林,盐官,珠溪,奠美,六也,溪流11乡。

1934年合11乡为五境,西汉,林官,珠溪,溪霞5乡。

25年属第一督导区,28年合5乡置五汉,林溪2乡,30年属象东区,34年12月撤象东区,属东港、林溪2乡。

解放后属大徐区(1950年5月前称东山区),1951年析建贤庠、着衣亭、珠溪、青莱、霞庄5乡。

1956年,合贤庠、着衣亭、置贤庠乡,合珠溪,青莱、霞庄3乡置珠溪乡。

1958年置贤庠、着衣亭、珠溪、下庄4大队,属岑晁公社,1959年11月合为贤庠、珠溪2管理区。

1961年10月改为2公社,属大徐区。

1983年撤社建乡,1987年1月,贤庠乡改为建制镇。

1992年5月,珠溪乡并入贤庠镇。

2004年8月,调整行政村。

2020年调整行政村。

贤庠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