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腰乡基本资料

岭腰乡介绍

地名由来:因村处山峡口,自古就是闽浙陆路交通之孔道和重要隘口,故旧名岭界,后改为岭腰。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岭腰乡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岭腰乡地处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东北部,与浙江庆元相接壤,省道(国防战备路)穿境而过,边界贸易历史悠久,素有"旱地码头"之称,是闽北出省重要门户。岭腰乡总面积1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万亩,共辖7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1.2万多人口,平均海拔650米,木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竹林面积6.03万亩,年产毛竹100多万根,有"闽北竹乡"美誉。盛产白笋干、仙岩茶、香菇、锥栗、烟叶等农特产品,锦屏仙岩茶,历史悠久,明清时期为皇室贡品,民国时期还作为茶中珍品出口到英国、苏联等地。

境内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锡岭腰乡、石灰石、钨、铀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风景优美,有千年杉木王、冬暖夏凉的古银矿170洞18坑、百年古茶树,虎头际瀑布、千手观音柳、夕阳杜鹃、天池龙井、官印潭、松林岛,有全县最高海拔1579米的香炉尖和黄巢起义的古战场遗址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闻名遐迩,是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岭腰属亚热带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8.6℃,年平均气温17.9℃。

岭腰乡自1998年建乡以来,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建边贸走廊、做资源文章、扩特色基地、创高效体制"的发展方向。以农民增收为切入点、以科技兴乡为先导,以入闽工业园区为依托,着力培育竹、茶、烟、锥等特色产业,致力打造诚信岭腰,开放岭腰、边贸岭腰、和谐岭腰,兴起把岭腰建成极具吸纳力和扩张力的"金色腹地"。乡村工业蓬勃兴起,入闽工业小区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以竹木制品、矿产开发、小水电开发为主的大小企业50余家。边贸墟市十分活跃,边界治安稳定,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岭腰是闽北竹乡,是边界贸易重地,生态旅游胜地。

-

自然资源

岭腰乡总面积1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万亩。平均海拔650米,木岭腰乡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竹林面积6.03万亩,年产毛竹100多万根,有“闽北竹乡”美誉。盛产白笋干、仙岩茶、香菇、锥栗、烟叶等农特产品。境内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锡、石灰石、钨、铀等。乐溪流域水资源丰富,有顺发、盛业等几家水电开发公司安家落户。

-

基础设施

1998年建乡时通往各行政村的均是简易马路,随着农村水泥路硬化的不断岭腰乡推进,至2005年底岭腰全乡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乡之初,岭腰乡所在地岭腰村只有一条主街,两排民用建筑和政府办公大楼。通过建乡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如今,岭腰村主街水泥道宽敞笔直,与104入闽战备路首尾相接。房屋规划合理,边贸市场筹备建设中,后山变电所有效运行。先后兴建了岭腰乡卫生院、中心小学办公楼、政府宿舍楼,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改善了工作环境。截止目前,完成村级公路硬化30.8公里,建成6个村4个移动基站、1个联通、3个小灵通信号网络发射塔,移动通信网基本实现全乡覆盖;完成广电县乡联网光纤铺设工程,收视信号覆盖岭腰、后山、胡屯仔、周弄坑等村,改善了收视效果;完成岭腰、高山、前溪、横坑、长垅、锦屏6个村人饮水工程,受益人口达5000多人。

锦屏水尾桥

锦屏水尾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岭腰乡锦屏村尾的乐平溪上,是政和境内保存完好的伸臂式平梁木廊桥。该桥创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因年久破损,上世纪80年代初曾进行过一次修葺,现有建

后山桥

后山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岭腰乡后山村乐平溪上,始建于明代,现建筑为清嘉庆己未四年(1799年)二月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于1969年和2001年两次重修。该桥为典型木拱廊桥,桥长4

锦赛茶银古道

锦赛茶银古道位于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澄源乡黄岭村,时代为唐—宋。锦赛茶银古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逐应场银矿遗址

逐应场银矿遗址位于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时代为宋代。逐应场银矿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遂应场银矿遗址

遂应场银矿遗址位于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年代为宋。简介:分布于锦屏村东北的山谷间,银矿采掘始于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封闭于正德十六年(1521)。宋隆兴二年(1164)在银矿设立坑冶转运

岭腰乡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