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是和顺县政府所在地而得名。城关镇更名义兴镇,取旧县名。和顺县旧曾称义兴县。
原城关镇,1996年在撤乡并镇中,将原来的紫罗乡、联坪乡并入,组成了现在的义兴镇。位居梁余河、张翼河下游。全镇人口26300,是全县第一大镇。煤炭、特色农业等是全县的拳头产业。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义兴镇地处和顺县中部,县城位于镇域中心,北依昔阳县,南接喂马乡,东邻坪松乡、李阳镇、牛川乡,西毗马坊、阳光占乡。地理座标位置为东径113°03′33″,北纬37°03′44″,南北宽约20公里,东西长约27.5公里,总面积38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60米。
全镇辖6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8709人,农户9072户,农村劳动力11428个。
二、镇情概述
(一)自然生态状况
我镇地处太行山西翼,是典型的土石山和山质山区,境内地形山峦起伏。平均海拔1260m,最大海拔高差311m。有张翼河、梁余河两条泾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水流丰沛,冬季干涸断流。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592.8mm,一般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6.3℃,无霜期124天,土壤质地主要是轻壤和中壤,理化性质多年平均有机质含量在0.48%~14.3%之间,PH值在7.3~8.4之间,全N含量在0.055~0.613之间,全磷含量在0.029~0.106之间。
植被方面共有宜林宜牧面积5.3865万亩,占全镇总面积9%,林草覆盖率为6%,其中林地27.9615万亩,草地5.8527万亩。
(二)社会经济状况
1、土地利用
全镇共有土地57.6万亩,其中:农业用地7.4982万亩,林地27.9615万亩,草地5.8527万亩,果园地0.2149万亩,水域0.7579万亩;未利用土地2.239万亩。其所占比重是:农用地占13%,林地占48.5%,草地占10%,果园地占0.3%,水域占1.3%,未利用地占4.2%,全镇土地利用率100%,耕地面积4.1万亩,人均1.5亩。
2、农业生产
⑴种植业。全镇共有耕地3.9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土豆、豆类、莜麦、荞麦等,经济作物由油料、蔬菜组成。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1.7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44%;谷子播种面积0.4万亩,占10%;土豆0.4万亩,占10%,小杂粮0.3万亩,占8%;在经济作物中,油料0.2万亩,占5%,蔬菜0.5万亩,占13%.
⑵林果业。全镇宜林荒山、滩涂广阔,气候适宜发展经济林,现已整修林地3000亩,全镇林业用地27.9615万亩,占总面积48.5%,有林地面积22.575万亩,宜林地面积5.3865万亩,森林覆盖率48.5%。主要树种有油松,杨树,旱柳,落叶松等用材林以及仁用杏、果树等经济林木。
⑶畜牧业。本镇牧坡广阔,水草丰盛,适宜发展畜牧业,优良的西门塔尔牛在全省享有盛誊,现有养牛园区2个,牛场1个,猪场15个,鸡场20个,2009年底,全镇牛、猪、鸡存栏分别达到了3218头、4325头、89257只,养殖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3、工副业
我镇境内地下地上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林草优势明显,而且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主要矿藏有煤炭、铁矿、铝矾、粘土矸等。全镇产业发展以煤炭为主,现有煤矿5个,全镇年产原煤194万吨,实现产值7.56亿元,上缴税费22202.6万元。第三产业繁荣活跃,蓬勃发展。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为主,现有各类企业2044个,其中集体15个,股份制企业23个,联营企业26个,有限公司8个,个体1862个,从业人员8436人。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8亿元;生产原煤194万吨,实现产值5.63亿元;粮食生产总产量达到7161.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6元,比去年净增318元;上缴税费1.9亿元。
4、基础设施
全镇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207国道、省道榆邢线、县道蔡寺线纵贯东西,境内公路硬化达55公里,有50个村开通电话,58个村接通了闭路电视。有镇办初中1所,小学14所,镇级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32个。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卫生保健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义兴镇党委、政府围绕县委、政府“三县目标”和“五县方略”,坚持“围绕一条主线,建设三大园区,做强四大产业”的工作思路,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为龙头,以商贸为重点,以旅游为品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园区经济、开放型经济,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山西省和谐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秉承着党的-浩荡东风,一个区位优越、生态良好、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新义兴正在崛起于三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