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蒙古语“莽努达乃拉”,汉语意为“王庄”,“营子”为蒙古人是对村庄的一种叫法,因谐音而得名。
“牤牛营子”是由满语“莽努达万拉”的近似音而得名,其含义为“王庄”。
●地理位置
牤牛营子乡位于辽西走廊西侧的大凌河上游,所辖18个行政村分布在大凌河两岸,环绕县城四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0°48′,东径119°48′。东依县内第二高峰—白狼山西麓,与石佛乡接壤,南与素珠营子乡、-洞镇为邻,西连汤神庙镇,北接喀左县。行政区域面积171平方千米。
●政区沿革
牤牛营子乡历史源远流长,远在周代此地即属燕国属地。清朝末年建牤牛营子乡,设有两牌。民国时期,属凌源县第四区(治所建昌镇)管辖。1931年属凌南设治局第一区,1934年属凌南县第一区建昌村管辖。1947年属建昌县第一区(城乡区)管辖。1958年属建昌镇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在境内设什大营子人民公社与建昌镇分开,1964年撤销什大营子人民公社成立牤牛营子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牤牛营子乡,2002年9月宫山咀乡并入,下辖18个村民委员会。
●政区划分
全乡下辖18个行政村,共146个村民小组,行政村分别为:三家村、樱桃沟村、东马场村、井龙沟村、贾窑村、什大营子村、北梅力营子村、荆条沟村、扎兰营子村、西沟村、窑匠沟村、箭石沟村、章京营子村、老双沟村、南梅力营子村、蒿子沟村、洞底下村和东山村。
●自然条件
全乡地势东高西低而又南高北低,处于华北地带的东北部燕辽构造带的燕山沉褶带松岭凹陷山地的南端,建昌北岭上大凌河串珠状河谷盆地侵蚀剥蚀低山区,属山地兼丘陵地带,平均海拔450米。境内山峦起伏,河谷交错。有海拔400米以上的立龙山、琵琶山、馒头山等山峰十几座,最高峰高丽山海拔为803.8米。辽西第一大河—大凌河(亦名灵河,古名白狼水,蒙古语“傲木楞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本乡6个行政村入朝阳市喀左县境内。
牤牛营子乡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春季雨少,夏热雨多,秋季少雨低温,冬季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为8.2℃,年降水量为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15小时。境内盛产玉米、谷子、大豆、小豆、苹果、梨、葡萄、山楂、山杏等农产品,畜禽主要以饲养猪、牛、羊、驴、鸡、鹅、兔等,生产玄武岩、石英砂岩等石材,地下富藏高品位石油资源。
历史沿革:
乾隆四十三年(1778)隶属承德府建昌县。
嘉庆十六年(1812)设牤牛营子巡检司。
1914年撤销忙牛营子巡检司,属热河特别区凌源县第四区辖。
1931年属热河省凌南县第一区辖。
伪康德四年(1937)属建昌县辖。
伪康德七年(1940)属喀喇沁左旗建昌村辖。
1946年10月解放、建立牤牛营子区辖。
1949年属牤牛营子第一区(又称城乡区)。
1958年撤区并乡,并入建昌镇公社辖。
1964年镇村分设属牤牛营子公社辖。
1984年成立牤牛营子乡。
2002年撤销宫山咀乡合并牤牛营子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