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淡水街道是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相传宋末年,这里是个小墟,叫“上墟”,后改名锅笃墟。明朝为警卫海疆,设淡水卫城,以保大亚湾沿海区域。到清朝乾隆初,这里已形成较大的集镇,改为淡水墟,并设有“司署”等行政管理机构。鸦片战争后,该地成为惠阳和香港贸易进出口之地,商业贸易发展较快,并形成“大鱼街”、“猪行街”、“灯笼街”和“米街”等商品交易专业街道。
淡水街道,地处惠州淡澳经济走廊核心地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古称“依河而生,因渔盐而盛”,是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贸集镇之一。淡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崇尚文化,涌现出邓承修、邓仲元等名人。淡水的老建筑风貌保存较好,历史街巷商业特色突出,有10处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历史建筑,涵盖庙宇、民宅、宗祠、会馆、书院、茶楼等多种建筑类型,文物古迹遗存丰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
淡水总面积83平方公里,下辖20个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常住人口约23万人,是惠阳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各大小道路纵横交错,深汕高速及厦深铁路、惠大高速等贯穿其中,方圆50公里内有厦深铁路惠州南站、惠州机场、深圳机场和惠州港可供使用,海陆空交通非常便利,是“深莞惠”一体化和环大亚湾新区的重要组团。
面对深圳东进战略,惠阳全面对标深圳,实施“双十”战略,淡水抢抓机遇,2017年1-12月GDP完成162.48亿元,增幅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51亿元,增幅13.8%,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投资)98.10亿元,增幅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6亿元,增幅10.5%,工商税收10.36亿元,增幅24.5%,其中国税5.54亿元,增幅81%,地税4.81亿元,下降8.5%,外贸出口33.32亿元,增长23.6%,工业、商业、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皆迎来了快速发展。采取PPP模式推进南站片区、石桥片区、洋纳片区、河背东片区等4大片区开发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与深圳对接融合,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城市客厅”和城市片区新形象。
近年来,淡水街道先后获评国家教育强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生态乡镇等称号,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复审。辖区内有洋纳工业园、行诚工业园等年产超十亿产业园区,有凤凰山公园、阿公顶森林公园等生态景观,文教、卫生、金融、社会保障和治安管理体系配套齐全,是公共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魅力新城。
淡水老城墙
淡水老城墙——东征军淡水之战旧址淡水老城墙位于惠阳淡水街道圩集内,建于清朝咸丰初年,环围淡水城防护的重要工事。东、南、北三处均筑城门,是淡水城内与外界进出的交通要道。1925年1月,在中国共
邓仲元故居
邓仲元故居位于淡水街道红星社区猪行街,建于清朝末年,为二进四合院粘土结构瓦房,是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他先后在崇雅学堂、广州将弁学堂学习。1910年筹划广州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后,与陈炯明等在东
新桥革命烈士纪念碑
新桥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淡水街道新桥村横排浪村民小组。为纪念新桥村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刘天、邱翟光、邱声平等20位革命烈士,新桥村委会在2001年动工兴建纪念碑。在抗日战争初期,新桥村就建
邓承修故居(壶园)
邓承修故居(壶园)位于惠州市淡水镇上拨子围。名壶园,是邓承修故居之一,总面积约420平方米,四周设有围墙。仿北京四合院作法。开东门,镶“壶园”石匾。进为大院,两边有抄手廊联通南北建筑,北面是
历史沿革:
淡水街道相传在宋末是个小墟,叫“上墟”。
明代为警卫海疆﹐在此设淡水卫,以保卫大亚湾沿海区域。
清乾隆初年已形成较大的集镇,改为淡水墟,并设有司署等行政管理机构。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成立人民区政权﹐是东江纵队时期最早建立的一个新政权。
1949年11月至1950年7月,改为淡水市,是当时惠阳人民政府驻地。
1958年,成立淡水人民公社。
1977年,改镇。
2006年4月28日,惠阳区淡水镇举行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