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卡房镇因该地历史上是通往矿区及江外(指元阳、红河、金平等县)的必经要道,清代在此设哨卡守卫而得名。
"一、地理及人口概况
卡房镇位于个旧市南部,距市区23公里,距省会昆明320公里,海拔250—2494米。东界蒙自县,南接蔓耗镇,西毗保和乡,西北、东北与锡城镇和老厂镇接壤。属上半山区,地势北高南低,气温最高32℃,最低-3℃,年均16.5℃。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是个旧市人口较多,面积最大的山区贫困乡镇,属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镇之一。全镇辖区总面积342.6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委员会,102个村民小组,一个居委会,总人口43087人,农业人口29249人,其中彝族人口12578人,苗族人口3926人,彝苗人口占农业人口的61%。全镇所辖的15个村民委员会中,头道水、卡房、田坝子、田心、斗姆阁5个村民委员会分布于个金公路沿线,龙头寨、龙树脚、路赶藤、打靶期4个村民委员会分布于东部山区,大黑山、火把冲、维西湾、扯土白、咪的期、苟街6个村民委员会分布于西部山区。二、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
为加快卡房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卡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地开展工作,使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全镇经济持续增长、社会进步,保持了社会稳定。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004年的2410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5448万元,增长了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1730元增加到2005年的1920元,增长了11%。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31210万元,完成年计划31200万元的100.3%;实现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18506万元,完成年计划18500万元的100.03%。2005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7万元,比上年的513万元增长71%,增收364万元。三、自然资源
卡房镇是个旧市主要的锡、铜、钨等有色金属矿区之一,数十年来一直以矿山经济为主。
位于镇南部的棉花山有天然董棕树林保护区,董棕树树干笔直有环纹,株高10米左右,叶长3至5米,状如鱼尾,挺拔秀丽,装点庭院别具一格,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棉花山董棕树林也成为卡房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道风景线。
四、基础设施建设
镇政府把解决贫困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任期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大搞以路、水、沼气为主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好温饱示范村、安居工程、整村推进项目的工作,继续为贫困户实施安居工程。".
历史沿革:
清朝时,卡房为蒙山里。
民国二年(1913年),卡房属个旧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卡房为个旧县第三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卡房为上方镇。
1950年1月,上方区成立,驻地卡房;同年6月,上方区与新山区合并。
1951年1月,建立新山区,设区公所,驻地迁至新山。
1952年6月,新山区改名第四区,区公所改为区政府,驻地迁至卡房。
1956年10月,第四区更名卡房区。
1958年10月,卡房区改为卡房公社。
1968年11月,卡房公社改为卡房区。
1984年,卡房区改为卡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