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地苏意为苏氏人先在此地居住,因地苏镇政府驻地苏街而得名。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地苏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20年4月,地苏镇被命名为首批广西民营经济示范乡镇。
地苏镇位于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城西部9公里,东部与安阳镇、澄江乡相接,南部与南宁市马山县隔红水河相望,西部毗邻东庙乡、三弄乡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北接高岭镇、保安乡。全乡下辖12个行政村521个村民小组,共有11025户49000人,总面积500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10亩,其中水田19000亩,旱地21010亩。
2002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23305万元,工业产值?23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36.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7元。全乡14所学校(其中中学2所、小学12所),在校学生8632人,教师4l0名。
地苏乡是桂西北竹藤草芒编织加工与集散中心,是全区有名的编织之乡。目前全乡年出口额在400万元以上的编织公司、工厂有11家,形成了“公司+基地+农产”的格局,全乡从事编织业有5000户2.4万人,产品远销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全乡编织品出口总额5800万元,创税298万元,编织人均纯收入356元。
地苏乡是全县唯一的小康文明示范乡,大定和丹阳是全县小康文明示范村。目前,该乡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力争建设成“绿色食品基地”,打造首府南宁“一小时经济圈”。乡党委政府创建了“地苏特色经济热线网站”,有11家私营企业上网与国内及国外商家进行网上交易。2002年,全乡共有各类企业及个体产957家,从业人员达9000人,企业营业收入1.48亿元,企业总产值7234万元,实现利润1627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00多万元。
全乡12个行政村都建有钢混结构办公楼和合作医疗卫生所,电视覆盖率达85%。实现了屯屯通电。12个行政村都建有自来水厂,户户饮上了自来水。全乡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南高等级公路贯穿境内13.2公里,有7个行政村通柏油路,5个行政村通四级路,92%以上村民小组通了屯级路。通讯覆盖率高,目前程控电话覆盖全乡,用户达4200部;移动电话覆盖11个行政村,移动电话用户2100部。
地苏乡属喀斯特地貌,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都安八景”中属地苏境内就有古松洲、八仙古洞、司司马桥和右江地下河溶洞等四个旅游景点,目前正在启动以古松洲为重点的特色旅游项目建设。
历史沿革: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设安定区和地苏、三陇两乡,属都安县。
1950年,为第三区。
1954年,第三区改为地苏区。
1958年,属都安瑶族自治县红星公社。
1959年,设地苏公社。
1961年,分设三龙公社。
1962年8月,为地苏区。
1968年,复为地苏公社。
1984年,地苏公社改乡。
1987年7月4日,设立三弄乡。
2005年,三弄乡并入。
2013年3月19日,地苏乡举行撤乡建镇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