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三宝寓意为多宝多金意思,象征着人们美好愿望。
三宝乡位于县城东南,东邻光恩、常安,南与尚志县接壤,西接新立、平坊,北靠宾安、经建。乡政府驻地三岔河屯(原名潘家屯),距县城20公里。三岔河是抗联活动的"红地盘"中心区。1934年春抗联三军联合当地武装,迎战日本讨伐队,组织了"三岔河之战",给日本侵略者以重创。
1943年,设三岔河村,后与元宝河村合并为三宝村。1946年1月改称三宝区,1949年6月改称第十区,同年10月改称第十一区,1950年7月改称第十三区。1956年春,划小乡时,由十三区划为和平乡、元宝乡,1958年3月合并为三宝乡。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三宝乡。
全乡南北长,东西窄,南部群山,北部丘陵,孤顶山海拔30c米。发源于大泉子山的三岔河、元宝河横穿全境,汇入枷板河。
乡辖15个村,108个自然屯。土地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有居民6100余户,3.4万人,汉族占95%,其余是回、朝鲜族。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三岔河一带分属宾维区和宾风区。
东北分属宾维区和宾风区.东北宝河村合并为三宝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三宝区。
1949年10月改为第十一区。
1950年7月,改为第十三区。
1955年复称三宝区。
1956年3月,撤区划乡,分设和平乡和三宝乡。
1958年3月,将和平乡并入三宝乡。
同年9月,改称三宝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三宝乡。
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