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壮族先祖于明成化年间从庆远府到此定居后,当中一兰姓的人家,后定居于此,开田最早,有田亦多,故以此得名兰田。
兰田瑶族乡位于青狮潭湖北面,邻“两县”(龙胜、临桂)“三乡”(九屋、公平、青狮潭),始建于1986年元月,是灵川县两个瑶族乡之一,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全乡辖3个村委会,22个村民小组,75个自然村,现有人口6200多人。
全乡有森林面积25.5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3万亩;有耕地4250亩,其中水田3862亩,人均有水田0.62亩,境内水资源丰富,全乡水电蕴藏量为9600千瓦,可开发5600千瓦,目前已开发1200千瓦,建小水电站1座。竹木是主要经济支柱。全乡年产毛竹100万根左右。1998年以前年产木材3000立方米。毛竹加工后的成品(如:筷子、水果串、铁包串等)远销东南亚等地。主要特产有香茹、木耳、竹笋、灵香草等,近年来新种“三木”药材5.5万多株,柑桔1.8万多株,白果2.42万株,丛生竹1.23万株,初步形成了“以竹木为龙头兼多种经营”的格局。1998年荣获国家民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灵川县全县划分为4乡,辖区属甘泉乡。
清朝年间,废乡设都,全县划分为7个都,辖区属六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废都设区,全县划分为7个区,辖区属六区,治所九屋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县调整为东北区、西北区、南区3个行政区,辖区属西北区,治所始设枣木圩,后迁至潭下圩,在九屋圩设立办事处;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撤区设乡,辖区称西江乡,乡公所驻蓝田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西江乡与祠堂乡合并,称两江乡,乡公所驻透田保。
1949年11月22日,灵川县解放,同年12月,灵川县废乡设区,全县划分为8个区,辖区属九屋区,区机关驻九屋圩。
1951年8月,改称第五区。
1954年6月,灵川县撤销并入临桂县,辖区称临桂县九屋区,排列第十四区。
1957年12月,撤区设乡,在辖区成立兰田乡,机关驻兰田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时,兰田乡撤销,并入九屋人民公社。
1959年3月,从九屋人民公社析出,成立兰田人民公社,机关驻兰田堡。
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批复并公布重新恢复灵川县建制,辖区属灵川县;是年8月,撤销公社恢复区建制,辖区改称兰田区。
1963年4月,兰田区撤销,并人九屋区。
1966年5月,撤区,恢复人民公社体制,与此同时,九屋人民公社的兰田、南坳、两合、青狮潭、三合5个生产大队析出,组建青狮潭人民公社,辖区属青狮潭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废止人民公社体制,改称乡,辖区属青狮潭乡。
1986年1月,兰田、两合、南坳3个行政村从青狮潭乡析出,成立兰田瑶族乡,辖区称兰田瑶族乡,乡人民政府驻兰田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