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有多处温泉得名。
温泉乡位于武山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东、北连甘谷磐安镇,西毗四门镇,南接礼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狭长,总面积137.54平方公里,地处秦岭北麓云雾山与劳头山峡谷地带,地质构造特异,南北气候相差悬殊,海拔在1580米至2260米之间,无霜期110—140天,日照1400—2000小时左右,年均气温5.7---7.2℃,年降雨量500--588mm左右。
境内有日涌1500吨,富含硫酸钠氡的矿泉水,水温达50℃以上,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有“温泉水治百病”之誉,对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辖区内建有甘肃省武山矿泉疗养院、兰州铁路局疗养院,设施先进齐全,集旅游、体闲、娱乐、度假、疗养为一体,环境幽雅、清静舒适,素有“西北第一”的美誉,是古宁远“八景”之一。
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该乡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开发了2.5万亩的温泉大草原和2万亩的天然林资源。温泉大草原空旷而美丽,有很好的天然气息。加快了温泉小城镇建设,扩大影响力,创造宽松的旅游环境。由中国西北市政设计院设计规划了长500米、宽18米的“温泉旅游一条街”已投资800多万元进行了修建,主街道建设基本完成。人工湖、蒙古包、打靶场、跑马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游乐设施正在筹建当中。
矿产资源将成为温泉新的支柱产业。根据地质资料和近两年探测显示,温泉有大量的钼矿,是中浅成火山岩体,矿化比较均匀,面积253.68万平方米。这是继东秦岭烂泥湖、金堆城两个超大型钼矿床之后,在西秦岭又一重大发现。
历史沿革:
明代,属宁远县温泉里。
清代,属宁远县温泉下里。
1949年8月,武山解放后,属洛门区管辖。
1956年9月,设温泉、草川、田河3乡。
1958年9月,属红星公社。
1980年8月,分为温泉和草川2公社。
1983年12月,改为温泉乡和草川乡。
2003年12月,撤乡并镇,草川乡并入温泉乡。
2015年,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