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赫图阿拉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赫图阿拉村榜上有名。
2016年10月,农业部将赫图阿拉村推介为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14年11月,赫图阿拉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9月,赫图阿拉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单。
自然环境优美
永陵镇赫图阿拉村地处长白山系边缘,龙岗山南脉地带,村庄环抱国家AAAA级景区赫图阿拉城,旅游资源丰富。全村林地面积1866.7公顷,森林覆盖率73%。清澈的苏子河水自东向西穿流而过,辗转流入浑河,汇入大伙房水库,为沈抚人民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源。这里空气清爽、气候宜人、绿树成荫、山青水美,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农村。
文化底蕴深厚
赫图阿拉村位于满族发祥地-永陵镇,有着深厚的满族历史文化底蕴,环抱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赫图阿拉城,赫图阿拉城不仅因清太祖努尔哈赤出生于此享誉神州,更因这里曾是满族第一国都而蜚声海内外。作为后金开国的第一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更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是后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中心,被视为清王朝发祥之地,满族兴起的摇篮,在研究清前史、艺术、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区域位置独特
赫图阿拉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通过这一“无烟工业”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并且兼顾了现代农业与特艺产业,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赫图阿拉村农家游年平均接待游客8万人,直接带动经济增长240余万元。现有企业4家,安置就业人员300余人。2012年,全村GDP达到1000万元,村人均收入达到11037元。赫图阿拉村通过其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双丰收,在赫图阿拉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落的发展。
基础设施健全
近年来,赫图阿拉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普及新能源,投资90余万元,建成秸秆气化站一座,确保了村里95%以上的人能使用上绿色环保新型燃料;新铺设自来水管线8000余米,投资510余万元,建成了北关、河北、皇寺三个自然屯的污水处理收集管网,完成室内改厕308户,实现了村域自来水全覆盖,上下水畅通无阻;铺设巷道20公里,新建太阳能路灯100盏,方便了村民出行;水渠硬化1000米,护砌河堤1400米,投资460余万元对城里新区进行大规模的美化、亮化、硬化改造,完成城里新村外城墙边公园5000平方米绿化美化工程,建成一处2000平方米的运动休闲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这些工程建设,使赫图阿拉村的村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特色产业突出
赫图阿拉村作为永陵镇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村寨,结合赫图阿拉村的实际情况和区位优势,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大力发展集生态、旅游、文化发展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依托“旅游、文化”这一主题,充分发挥村里的山水资源、产业资源、农耕资源、民俗资源,发展新型农家游19家。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特色、设施农业等现代化农业转变,建成了黑木耳种植基地,成立了黑木耳合作社,目前赫图阿拉村黑木耳种殖面积达到150亩。以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发展新型项目,把零星的土地整合到一起,开发了集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老城采摘园”项目。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赫图阿拉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12年末,全村GDP达到10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208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达到61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80万元。人均收入11037元。产业的开发和转型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使村民得到实惠。
几年来,赫图阿拉村在永陵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形成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1年赫图阿拉村成为辽宁省第一个实现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处理的村;2012年赫图阿拉村被辽宁省爱国卫生运动委会评为“省级卫生村”。在文化领域,赫图阿拉村被国家列为第一批满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