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是自治区、市、旗三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总面积97平方公里,包括6个行政村、41个合作社,总人口7817人,实际居住人口5600人。有耕地6万亩,全部为水浇地。近年来,在市委“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指引下,准格尔旗提出在沿河优化发展区优先发展高效农牧业,2007年确定五家尧地区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五家尧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按照“以资源定产业、以产业定就业、以就业定人口、以人口定社区”的总体思路,创造了以“三化”、“四转变”为特征的“五家尧模式”。三化:种植规模化、养殖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四转变: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围绕“三化”、“四转变”,带动了农村土地的再次革命、生产资料的优化组合、流通渠道的集中调剂、农民收入的多元推动、公共服务的统一配给、基层党建的二次强化。一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即通过土地整理整合、设施配套,实现由小田变大田、由传统劳动变机械化作业、由零散养殖变园区化养殖、由无关联生产变为循环利用。资源利用率提高了77%,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0%,集约化土地增加了2亩。在产业发展上,以发展绿色循环产业为目标,种植一些反季节油桃、草莓、蔬菜和花卉等农副新产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在6万亩耕地中,规划建设设施农业1万亩,已完成7000亩;经济作物种植完成1万亩;大田规模化种植饲料玉米4万亩,实现了品种统一、联户经营。按照6万亩土地测算,规划建设15万只羊单位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同时,配套建设了沼气站、有机肥料厂、有机饮料加工厂,实现种植业秸杆经过有机饲料厂加工进入养殖业,养殖业粪便进入沼气站,沼渣沼液经过有机肥料厂加工进入设施农业及大田规模种植,沼气为居民生活供气,形成一条相对封闭的循环产业链。二是经营方式的转变。即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由家庭经营变为公司、合作社经营,由自主生产创收变为土地外包、劳务打工、入股分红等多重增收,由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变为水果、花卉等高端作物为主,由农户销售变为物流配送,由无对接养殖变为订单式种养殖。先后引进内蒙古蒙绿有机农业开发公司等13家企业,当地农民自发联合组织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协会)13个,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自2006年以来,五家尧新村共流转土地22678亩,其中设施农业7000亩,其他用地3400亩(微藻项目1400亩,畜牧业养殖2000亩),规模化种植12278亩,流转农户924户3015人。土地规模经营累计完成10万亩,其中五家尧新村5万亩。2010年全旗建成设施农业7333亩,其中五家尧新村2000亩。建成规模养殖园区8处,其中五家尧子2处。同时,配套建设了农畜产品物流园,总占地面积800亩,总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十二连城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及经济交流中心。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现正在做工程后期完善和投入使用准备工作。五家尧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5276元提高到2010年的19320元,收入来源从2006年的主要以种养殖生产性收入为主,转变到了2010年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三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即通过宅基地换楼房,实现农民进社区,配套公共服务,创造了与城镇居民基本相当的整洁、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换楼房,集中社区化生活。小区一期工程建设391户、45159万平方米、投资2.3亿元,现入住登记手续已全部办理,共210户居民搬迁入住,剩余部分正在装修中;目前,五家尧精品移民小区二期工程规划设计、征地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拆迁工作。同时,积极完善小区服务功能,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小学、卫生院、社区、文体活动室、物业管理中心、农民培训服务中心、敬老院、商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四是管理方式的转变。即通过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建立联合党支部,实现村企共建,共同谋划新村发展,共同开展新村建设。整合党建资源、社区资源和企业资源,以村民自治的方式,六个村支部和企业支部联合成立五家尧农村社区党总支,总支委员会由六个村支部书记、部分村主任、部分乡镇干部、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等13名委员组成,共同谋划新村发展、管理新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权四制”政策,并采取“四议三公开两监督一满意”做法,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农村一线。2006年五家尧新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632亿元,其中设施农业2.485亿元、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1.847亿元、小区建设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