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楼村基本资料

韩楼村介绍

韩楼

【村名由来】韩楼村位于龙居镇政府西南二公里处,与滨州市官庄接壤。明永乐年间,韩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韩家,清乾隆年间,此村盖楼,更名为韩家楼,后与李家庄.山谷屯在1958年合并,称韩楼村。

李家庄在镇政府西1.5公里。明永乐年间,李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李氏姓多,取名李家庄。1958年与韩楼村合并。

山谷屯在镇政府西1.5公里。明永乐年间,高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山谷屯。1958年与韩楼合并。

【人口与姓氏】全村423户,1497人。主要姓氏有:韩李高杜张董华赵杨岳丰刘曲等。

韩楼惨案在龙居镇韩楼村一带,至今流传着一首民歌:“提起了九月九,两眼热泪流,鬼子扫荡来到韩家楼……”。其实民歌中唱的是1943年农历十月初十,日本侵略者在韩楼一带-无辜群众的事。编歌的人为了顺口,把十月初十改为“九月九”了。十月十日一大早,60多名日本鬼子从西南方直向韩楼村扑来。

鬼子这次进村,不象前几次来时那样大喊大叫,而是顺街敲门,鬼鬼祟祟地听动静。第一家门没敲开便去敲第二家。这一家是村长韩如锡的门,韩如锡以为昨天晚上刚接待过的八路军同志又回来了,便急忙跑来开门。门一开就被鬼子兵用枪逼住了。一个留小胡子的鬼子兵拉过韩如锡,叽哩哇啦了一通,用手比划着,意思是说,八路军哪里去了。韩如锡知道同志们向南去了,便顺手朝北边一指。鬼子押着韩如锡、韩如申向北搜去。一路上,鬼子兵见人就抓。早起拾粪的韩孟连、刚开门的韩明让、韩培梅和出来看动静的韩丙臣都被抓住。一同被抓走的还有韩道理、韩佃邦、韩守福等十几名群众。鬼子抓人的喊叫声,惊醒了住在村北头的韩秀亭一家。一家人慌忙逃走,没顾得把还在熟睡的六个月的孩子文杰抱上。鬼子搜到这里,见门开着就闯进了屋。屋里没人,便砸箱捣柜。鬼子兵踢烂了风箱、打烂了锅,惊得被窝里的文杰"呀呀"哭了起来,一鬼子兵举起刺刀向被窝刺去,刺刀穿透了被子、戳破了文杰穿的士布袋。幸好没捅着文杰,他成了刀下的幸存者。鬼子在韩楼村除了抓到十几个人以外别无所获,便驱赶着人们向北走去。路过司家村时,又先后抓起了准备上坡干活的司茂令、司松令兄弟俩和王晓烟、王晓共、王显荣等人,还抓走了将于十月十八结婚的青年王显尧(当天被杀害)。一同被抓走的还有邻村湾东刘的刘佃杰、刘其信两人。鬼子急于赶路,驱打着20多名群众出了司家村向北继续走去。走了约一里路,在尚家洼住下了。他们把抓来的群众按倒在地,一字排开跪下,挨个盘问八路军的去向,谁不说就用刺刀捅。韩如锡被鬼子打了0掌又踢了几脚,仍见不答,恼怒的鬼子冲着他一连两刀,韩如锡倒在了血泊中。一连几刀又有韩如申、韩明让、司茂令倒下了。看到鬼子如此凶残,韩培梅怒目而起要和鬼子拼命。两个鬼子兵扑上来按倒韩培梅,另一个鬼子当胸就是一刀,随着韩培梅的一声痛叫,血从拔出刺刀的窟窿里喷了出来,鬼子兵兽性大作,又向尸体连刺六刀,以示对反抗者的严惩。排在最后端的王显荣,不忍坐视待毙,便拉了下挨着他的司松令,同时递了个眼色,趁鬼子不防,猛地爬起向附近的交通沟跑去,王显荣滚进交通沟,动作迟了的司松令,在沟崖上被枪打中,跌入沟内。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一连刺杀10多名无辜群众后,又押着韩道理、王晓共等十几名群众向利津方向赶去。

鬼子走后,尚家洼一片凄惨的哭声。涌来的亲属辨认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悲痛欲绝。帮忙抬尸的人们也泪流如注。韩丙臣被人们抬回家后活了两天又死去了。司家村的司松令抬到家苏醒过来后,当听到同胞兄弟司茂令已被鬼子刺死时,立即又昏了过去,不几天也含恨死去。湾东刘村的刘其信挨了一刺刀,幸好没刺中要害,抬回家后被闻讯赶来的八路军医生治好了。刘其信伤好后,参加了八路军。在韩惨案中,韩楼6名、司家3名、刘家1名群众惨遭杀害。日本侵略者欠下的这笔血债,韩楼一带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韩楼村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