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城街道基本资料

银城街道介绍

地名由来:夏津盛产棉花,素以“银城”著称,故取名银城街道。

山东夏津县银城街道,位于县城东部及城区周围。2005年银城街道成立,面积87平方千米。辖12社区、13村、12394户、71344人。

银城街道位于县城东部及城区周围,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9千米。南邻南城镇,北靠开发区,东接东李官屯、香赵庄镇,西接宋楼镇。2005年银城街道成立时,辖51个村,面积87.1平方千米。人口8万人。2007年5月,所辖唐堤、杨堤、李刘庄划归北城街道。2009年,银城街道辖48个村(2009年合村并建后辖12社区、13村)、12394户、71344人,耕地3160公顷,面积87平方千米。[1]青银高速、德商路、315省道交叉贯通镇境,交通便利。

-

建制沿革

汉初置鄃县,曾为田蚡食邑;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封大将马武为鄃城侯。明时属顺化乡、坊廓里(又称土民里)。清代光绪之前属顺化乡顺一(亦称坊顺)。光绪二十一年(1895)属“恭”字团。宣统二年(1910)属“公”字“公果乡”。民国时属第一区第一里。1945年9月,属第一区。1950年4月属第六区。1956年11月属城关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84年4月,改称夏津镇,后又改称银城镇,2005年6月改称银城街道。

-

历史事件

夏津县旧称“鄃”,西汉时曾为汉景帝王皇后之弟,武安侯田蚡食邑。因“鄃”地处黄河以北,没罹水患,他竭力反对治黄,使黄河废治达20年之久。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光武帝刘秀曾封大将马武为鄃城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曾以夏津为其粮秣转输地。据清乾隆本《夏津县志》载:“(夏津)土城周围七里,世传隋窦建德转输之处。”据传,唐武德二年(619年)春,窦建德农民军与隋军大将宇文化及大战于聊城,窦建德因以夏津为部队休整和辎重转输之地而大胜隋军,且擒获隋将宇文化及。

明嘉靖年间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栗祁,籍银城街道栗庄村,曾任徽州府推官及南京户部主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任推官时曾奉南京御史林润之命,缉拿严嵩党羽林文龙。栗祁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轻徭平赋,废除苛条,劝事农桑”,颇得百姓拥戴。后擢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卒后归葬于本籍。

历史沿革:

明时属顺化乡、坊廓里(又称土民里)。

清代光绪之前属顺化乡顺一(亦称坊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属“恭”字团。

宣统二年(1910)属“公”字“公果乡”。

1912年后,属第一区第一里。

1945年9月设城关区

1950年4月属第六区。

1956年11月属城关乡。

1958年撤乡划社设城关公社。

1984年2月社改乡,改称夏津镇,2000年4月,撤销朱庙乡、栾庄乡、郭寨乡、李楼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夏津镇;2005年1月设立银城街道,至今。

银城街道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