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仓山,最早名飞乌坝,因为古飞乌县治地而得名,后场镇被毁,明代重建又名“胖子店”。解放前得名仓山,因场镇边上有座山看上去像粮仓。
2021年7月,仓山镇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仓山大乐)。
在中江仓山镇,有一群最为特殊,也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投资群体。他们“两手空空”从故乡走出去,融入大千世界之中去拼搏,等到自己基本小康的时候,又回到贫困的家乡重新创业,企望带动家乡建设步入新的轨道。他们,是自发组成的一个100余人的群体,不久前在仓山镇共同投资110万元建成了一条可与城市街道媲美的“农民街”。2003年春节刚过,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便开进中江仓山“农民街”采风。仓山“农民街”成了今年春天的热门话题。
距县城南端100多里的中江县仓山片区工委,所辖仓山、华实、广福等18个乡镇。随着解放以来出生人口的逐年增多和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至2002年统计表明,整个片区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尚不足2400元,远远低于全市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仓山片区时,村民们第一个反映便是企盼“手头松一点”。然而求富的心愿如平地起高楼,谈何容易,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状况严重制约着人们施展拳脚。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当地党委政府在制定各种帮助农民走上富裕之路规划时,片区工委领导深切地感到,劳务输出是一项吹糠见米、无机械成本而空手出门抱“财”归家的工程,值得花些精力。不少青壮年也纷纷意识到,只种几分责任地是难以富裕起来的,立志外出务工长见识,学技术,练本领,赚大钱。
于是,仓山片区的劳动力输出,成了事关整个片区经济发展的大事。片区党委政府一方面放手发动群众,鼓励外出打工,为农民举家外出提供方便;一方面通过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保障合法权益,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该片区所辖的40余万人口中,上百万人次走出家门,进县城,到德阳,上成都,去北京,甚至远达广州、上海、江苏等地打工。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仓山片区外出打工者就达85,600余人,创收3.6个亿左右。
仓山的变化有目共睹。许多在外打工的游子带着所学到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以及公关能力和法律法规知识,带着当地不可能得到的新的信息和自己的劳动所得,冲出小农经济的思维禁锢,回到故乡投资。
.
中江禹王宫帝主庙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帝主庙位于四川省中江县仓山镇,相邻而建,禹王宫在帝主庙北,总占地2000余平方米,现存古建筑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其中正殿为明代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观音殿及左厢
仓山城隍庙
仓山城隍庙:位于仓山镇建设路,建于清同治四年,占地面积1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36平方米,复合四合院布局。2019年,仓山城隍庙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
大旺寺摩崖造像
大旺寺摩崖造像(原名:倒碑垭摩崖造像)时代:唐类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址:仓山镇倒碑垭村保护范围:东至1号龛窟东缘外延30米,南至10号龛窟南缘顺山势外延50米,西至18号龛窟西缘外延30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