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团结彝族乡因驻地居住有3个世居民族,取多民族聚居、各民族大团结之意,故名团结。
2021年3月,团结彝族乡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2018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团结彝族乡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团结彝族乡位于云龙县城东部,关坪河流域,1989年成立彝族乡,云龙县通往州府的黄金公路从乡内横穿而过,被誉为云龙县东大门,距县城38km,州府100km,东靠洱源县西山乡,南与漾濞县富恒乡毗邻,西壤永平县北斗乡和云龙县宝丰乡,北接云龙县关坪乡,全乡国土面积30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辖新宅、团结、河南、河东、丰收五个村委会,大村、麻七等88个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居住着汉、白、傣、苗、傈僳、拉祜、阿昌、回、蒙古、土家、彝等11个民族。
全乡地势属高山丘陵地状,最高海拔3114m(龙塘山),最低海拔1820m(窑底),东西横距50km。南北纵距46km;乡内有五河四箐,属冷凉地区,年平均气温12℃—18℃之间,霜期一般为100—120天,最热月平均气温25℃。最冷月平均气温9℃,年均降雨量840mm。历史沿革:
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属云龙州,称箭杆里。
民国元年(1912年),箭杆场境内东部属箭杆里的黄蜂、白蜡涧划归漾海县(原双涧乡)。
民国三年(1914年),属云龙县第一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第二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福里乡。
1949年,改为金莲分区。
1951年,第六行政村第七自然村之花椒树、里庄登等18小村划归洱源县(西山乡)。
1956年5月,第一区所属河东乡的芷打拉、皮匠房、庄房、三星场、白养地、撒高蜜、罗里蜜、董家村、铁匠房等自然村划归漾濞县(富恒乡)。
1958年,改为团结公社。
1961年,团结公社的荣禄乡划归永平县(北斗乡)。
1962年,改团结区。
1970年,复改团结公社。
1984年,改团结区。
1988年6月,撤销团结区设立团结彝族乡和关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