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南镇基本资料

甸南镇介绍

地名由来:因甸南所处位置在剑川坝子南端,是剑川县的南大门,故而得名。

甸南镇是剑川县的南大门,东临鹤庆,南接洱源,西进兰坪,北往丽江、香格里拉。2015年年均气温13.8摄氏度,平均海拔2200米,2015年年降雨量587.5毫米。镇内有高原明珠剑湖及周边大片湿地,“一湖捧明月,明月照海门”的“海门秋月”自然景观处就是镇机关所在地。辖天马、发达、印合、桃源、狮河、回龙、海虹、永和、兴水、西中、朱柳、龙门、白蜡、玉华、上关甸、白山母16个村委会,65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白、汉、彝、傈僳四个民族,2015年总户数为9825户,总人口34951人,面积2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64亩,人均耕地0.9317亩,是剑川粮食主产地之一。甸南木雕、陶塑、石雕工艺精湛,有水滨“干栏式”建筑群落—海门口遗址,是中国令世界叹为观止的考古发现,其年代从新石器晚期直至青铜时代,可追溯到4500多年前,是云南“青铜文化”和“稻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茶马古道文化长廊的重要地段,剑川“文献名邦”牌匾落户于海虹上登村南端古海虹桥头,它们见证着甸南的文化渊源。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顺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生态立镇、特色兴镇”战略,坚定走好“农业大镇、工业强镇、旅游新镇、商贸重镇”道路,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快推进具有甸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强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快发展”的总体思路,狠抓镇域经济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地方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幅增长,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基层组织建设、扶贫队伍建设,形成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有效机制。

镇党委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新常态贯穿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定信心,敢于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继续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解放思想引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脱贫攻坚能力。巩固拓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活动成果,抓实“两学一做”活动。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管理,力争每个党组织都达到“五好”标准。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激发党内“正气”,树立社会“正气”。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基层组织建设、扶贫队伍建设,形成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有效机制。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排除万难,奋力赶超,为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新甸南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清及民国初年,甸南分为南厢图、西厢图2行政区。

民国十年(1921年),南厢图、西厢图合并为剑川第二区。

1958年,设奠南公社,后分奠南、西湖、玉华3公社。

1961年10月,合并为奠南公社。

1962年,改奠南区

1969年,改甸南公社。

1984年,复改甸南区。

1988年后,改甸南乡。

2000年,甸南乡改甸南镇。

2005年,甸南镇向前、文华2村民委员会划归金华镇。

甸南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