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一说:因传说以前有个叫武英的人在此地路边开了一个小卖店,后逐渐形成集市,故而得名武店。二说:因明代这里野兽很多,一些以打猎为生的山民武艺高强,故取名武店镇。
武店镇位于凤阳县西南部,南邻定远,北距蚌埠30公里,西与淮南相隔20公里,是周边乡镇集商贸、金融、交通、文化、教育、卫生服务为一体的边贸集镇。武店镇区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城镇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815亩,山场面积3万亩。下辖25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73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万人,农业人口56712人。现有省县、铁路系统及驻军30多个机关单位。有镇干部46人,村干部140人。
武店镇交通方便,东有合徐高速公路,南与定远县道相通,西有水蚌铁路线,北有省道凤淮路和正在建设的合蚌客运专线及蚌淮高速公路。武店镇1995—1999年被列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省批准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年以来为省级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重点镇,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63个全省重点中心建制镇之一,2005年列为市县培育建设的经济强镇,2009年被省批准为扩权强镇试点镇。近年来,武店镇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镇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2010年,武店镇地区总产值达10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收入2000万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同比增长20%。
农业产业:在农业方面,突出发展优质粮油,反季节大棚蔬菜、养殖、林果等特色农业,目前已形成了5万亩优质粮基地,5000亩花生基地,1000亩蔬菜大棚基地,10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
工业产业:工业方面,突出发展以石灰石为资源的建材加工业和以粮油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建材工业主要有水泥厂1家,年产水泥60万吨;石碴厂32家,年产1000万吨,集中区石灰窑有17座已投产、25座在建、18座待建,年产石灰500万吨。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一家上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
第三产业:在一、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商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武店镇辖区内有运输公司3家(其中客运车辆有80余台,货运车辆300余台)。餐饮业56家,商业零售业200余家,并形成了三大专业市场(王湖木材市场、武店工业品市场、武店粮贸市场)。
历史沿革:
1950年1月设武店乡。
1971年更名武店公社。
1982年复名武店乡。
1989年9月,改武店镇,武店区所辖。
1992年撤区并镇,楼店乡、马湖乡并入武店镇。
1993年初,楼店、马湖划出成立楼店乡。
2001年楼店乡再次并入武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