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据《凤阳县志》、《定远县志》载:“南梁始置定远县,以汉东城县故城为县治。唐天宝四年迁治今城”。之后,历为定远县治,沿用此名,故得名定城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定城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定城镇榜上有名。
定城镇是定远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全县中部略偏北,东距江苏省南京市142公里,南距省会合肥市95公里,北距南北交通枢纽蚌埠市70公里,西距淮南市70公里。1959年为建制镇,1984年升格为标准镇。现全镇国土面积125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居委会、20个行政村,承包耕地59600亩,常住人口43476户111974人,其中城镇人口71367人。
定城是江淮之间的古老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有“九省通衢”之称,在中国几次南北大0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定城历史悠久。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始为县治,此后1200多年历经数个朝代,县治基本未动。定城自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始筑城池。元明清时城池因战争和洪水屡造破坏,先后修复10余次。民国28年日本飞机轰炸定城时,城池全部被毁。明代鼎盛时,城内名胜古迹颇多,著名的有董槐墓、鲁肃祖母墓、戚继光亭、巽峰阁、西禅寺、文峰塔等。风景区花园湖,更是景色宜人。那时市容整齐,商埠林立,商贾云集,市场繁华,成为江淮之间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清末和民国间遭遇几次大的战争破坏,文物古迹破坏殆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定城已是一片衰败景象。
新中国诞生后,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定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成绩卓著。交通能源、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邮电通讯、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定城公路四通八达,合蚌、定滁、定明、定炉四条主干路通向四方,每天都有班车通往上海、南京、常熟、义乌、合肥、蚌埠、淮南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县内已形成了以定城为中心的乡村公路网,可与36个乡镇相通,每天均有客车往返。电力设施配套、能源充足,有22万伏、11万伏和3万伏变电所各一座。邮电通讯快捷,4万部程控电话5万门移动电话以及小灵通与世界各地联网,国际互联网覆盖全县。城内主干道10街44路79巷纵横交错,整齐畅通。改造后的曲阳大街、东西大街、东城大道、迎宾路、长征路、幸福路等两旁高楼耸立,商铺生意兴隆。全省一流的县级游泳池、初具规模的体育场、花园湖公园、县工业园区、城市花园小区、锦竹园小区和绿园小区等向人们展示现代化县城的风采。
竹墩寺遗址
竹墩寺遗址位于定城镇程桥村,时代为汉,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19800平方米。为定远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定政办秘{2011}69号。保护范围:遗址南20米至311省级公路。建设控制
沐英墓
沐英墓位于定城镇定西村,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1800平方米。为定远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定政字[1992]37号。沐英,安徽定远人,是朱元璋征服西南广大地区(湖南、江西、
董槐墓
董槐墓位于定远县定城镇建设小学内,时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176平方米。为定远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定政字[1992]37号。保护范围:以原墓冢为中心,东20米,西10米,南
历史沿革:
1949年1月18日,成立定城镇;1958年9月,成立定城人民公社;1959年3月复置定城镇;1984年8月,升格为城关镇(副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