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东华镇旧称永华乡,后因驻东甸村,取东甸之“东”,永华之“华”得名。
2014年7月,东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东华镇位于楚雄市西南部,距市府鹿城14公里,是楚雄市粮烟、畜牧主产区,省、州、市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素有“粮烟重镇”、“鱼米之乡”、“文化粮仓”、“花灯之乡”、“美食乡镇”等美誉,是全国3,675个全国重点镇之一。
【经济发展】2018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0.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3万元,比上年增长17.38%;完成招商引资5.07亿元,比上年增长55.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8%。
【社会事业】2018年在落实好“八大专项行动”的基础之上,抓好普惠政策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促均衡,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各办学点办学设施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定指标,为学校后续发展增添动力。教育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有94人中考成绩达到楚雄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位居楚雄市坝区8所初级中学第3名;小学六年级参加全市统测,数学学科质量位居全市小学第一名,语文、英语两个学科质量位居全市坝区小学第一名;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取得新突破,行政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科普惠农兴村“五个一”工程有序开展,科普示范村镇创建持续巩固,基层科普网络不断完善,科技培训更加广泛,群众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加强。基层节庆活动丰富多彩,非遗传承保护稳步推进,宜茨文昌宫修缮加固项目全面实施,“花灯之乡”的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签约率100%;226名慢性病的患者进行了签约,签约率100%;医疗兜底救治进展率100%。不断推动中彝医诊疗理疗向基层延伸,建成路上村、莲华、本东三个村级中彝医服务室;投资近100万元推进达苴村卫生室建设。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镇养老保险参保率97%,已领保人数4170人,共发放养老金482.2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推进,参合率96%,报销减免比例明显提高。全镇共有14651户78178人次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统筹支付减免费用1410.7万元,享受大病保险减免费用42.7万元。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养老事业费30.34万元;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加,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年共发放救灾大米22吨,棉被240床。残疾人工作扎实开展,为733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47.27万元;为399名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97万元;为337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万元;为7名考入大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2.7万元;为42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救治手术,为84名残疾人配置了各类辅助器具。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深入人心,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资金108.38万元。
【地理环境】东华镇位于东经101°21′29″至101°31′34″、北纬24°26′36″至25°01′16″之间,地处楚雄市西南部,距市府鹿城14公里,东与子午镇接壤,南与大地基乡交界,西与大过口乡相连,北与鹿城、紫溪镇毗邻。东华镇位于楚雄市中部,坐落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紫溪山南麓,境内地势东北低、西南高。东北部为对称倾斜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土壤多为冲积和坡积形成的砂质红壤土,酸碱度为偏酸性,土层较深厚,砂粒适中,耕作性良好;西南部山区群山均属哀牢山系东麓支干余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属高山峡谷区,山岭绵延叠荡,沟壑纵横交织,土壤多为紫色砂页岩风化形成的紫色土,酸碱度为中性或略偏酸,土层浅,常夹有半风化碎石,森林资源丰富,林下可开发资源种类较多,草场广阔,海拔较高的山峰有松子房、祭天山、大蛇腰梁子、瓦坡里山等,松子房山海拔2540米,为境内最高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雨量831毫米,年平均日照2422小时,平均降霜期96天,自然灾害主要有霜冻、洪涝、冰雹、风灾等。
【人口结构】2018年末,全镇有8958户居民,总人口30127人。其中:农业人口23317人,占总人口的77.40%;非农业人口6810人,占22.60%。辖区内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白族、回族、傣族、壮族、哈尼族、傈僳族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934人,占总人口的23.02%;少数民族中彝族6754人,占总人口的22.42%,主要居住在偏远高寒山区。
【行政区划】东华镇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182个村民小组343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448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