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元四村上榜。
2022年10月,元四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2020年11月,元四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名单。
2020年4月,元四村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19年12月,元四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9年9月,元四村被认定为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2017年6月,元四村被认定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
2015年9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元四村2015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元四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元四村共有25个村民组,户口3100多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山场面积4万余亩,其中毛竹5000多亩。全村共有党员98人,下设两个党支部。村内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交通便捷。
近年来,村两委依照村民自治章程,不断加强村民自治,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理财,及时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各项村务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全力维护本村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元四村位于贵池区里山街道北部,距主成区17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辖有25个村民组,全村现有人口3074人;中心村有8个村民组,人口1100人.元四村是历史文化名村、民俗文化特色村、森林村、生态旅游村和市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
元四村地理环境独特,北依太卜山,中心村村庄座落于来龙山山脚,东、西两条溪水抱村环绕汇入村前,形成二水合抱。交通十分优越,贵梅公路开通前,属陆路交通要冲,南北线由贵池经白沙、元四、潘桥、七都到徽州的商道必经之路,东西线由白洋、元四、渚湖姜、庙前至九华山朝香交通干道。太朴山上的梨岭建有古凉亭四座,三亭已毁,现一石亭上刻有“梨树岭”三个楷体大字。岭上岭下古道依存,石板光润。有人考证为李白诗中的“水车岭”,抗战期间,梨岭作为战略要冲,中日双方展开激烈争夺,岭上战壕、碉堡等战争遗迹依稀可见。
元四章为贵池历史上四大名姓之一,宋末元初,池阳教谕章文风之章仕儒,游猎于此,择地开社建坛,明清时期,已有千户。抗战时期,城内工商巨幅、乡绅名士多避难于此,既有前清遗老,又有留洋学生;既有长袍马褂,又有西装礼貌,繁荣度号称“小上海”,千白年来,章氏子孙繁衍生息,现有人口达三万,本地居住约八千人,池州章姓大多出于此地,有的外迁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历史上出有清代翰林、实业家9馒头山矿业主)、民国临时国会议员、东北银行干校校长(副部级)等人物。解放前,拥有大小地主近有200人,地产涉及池州各县,1950年列为池州地区土改工作试点村。
古村落保留完整,空间变化多样,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古民居一律民清风格,祠堂、老屋、古道、牌坊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村落水系灵活,河道以麻沙石驳岸、古石桥多座,古河道穿村而过,明清风韵依存。道路以鹅卵石铺地,古徽道依然使用。村中散落众多的石鼓、石柱、石板、石阶等。
元四村民俗文化独特,宗祠文化底蕴深厚,现有三座宗祠,分别为省级文保单位“秩叙堂”和市级文保单位“郭睦堂”、“孝友堂”。“郭睦堂”“孝友堂”前后相连,为全国少见的兄弟祠。郭睦堂历经400年建成,占地面积1883平方米,为原贵池县五大古建筑群之一,被乾隆帝誉为“江南第一祠”。每年腊月二十四,章氏子孙多达2000人聚祠堂,文明祭祖。
依托元四古村落优势,重点加强古居民,古祠堂,古徽道、古河道、古桥、古树等保护,坚持以旧修旧,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传承民俗文化,完成美好乡村11+4建设内容,完善中心村服务功能,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加大宣传力度,强力对外招商。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兴办古村落旅游业,形成古村落保护开发与民俗文化传承的旅游特色村。同时,利用村道路边大量的荒山地及水库水面的资源,有效整合,启动实施1000亩的生态农业产业种植产业园项目,广泛种植梨桃等经济作物,牡丹、菊花等观赏植物,最终形成山中林木可观赏,深水水面可垂钓,林海深处能度假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产业植园
通过努力,着力将元四村打造成古村落保护开发、民俗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态农业相融合的乡村旅游新亮点,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