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彭街道基本资料

天彭街道介绍

地名由来:该地以古天彭门得名。天彭门,又名彭门、天彭阙,位于彭州市丹景山镇关口场北湔江出口处,此处一边为牛心山,一边为寿阳山,两山对峙形成“门”,湔江从中穿山而过,是为“天彭门”。

天彭街道东西方与九尺镇、致和镇、升平镇相连,南面与新都区清流镇接壤,距成都绕城高速公路22公里公里。1400多年来,历隋、唐、宋、元、明、清朝、民国时期直至今天均为州、县、市治所,天彭镇因关口湔江堰两岸牛心、寿阳两山之间的“天彭门”而得名,1981年始名天彭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党员总数为3635名。镇政府驻地天彭镇金彭东路社区牡丹大道羊叉路口,受2008年“5.12”大地震影响,镇政府临时办公区设在天彭镇朝阳中路调露新居工程一期。现已经挂牌天彭街道办。

天彭街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元)设置彭州,属县治所在地;清代属南方绣城里,1912年称城厢;1935年设城厢联保;1940年设彭县中心镇;建国初期属彭县第一区;1952年改为第八区;1955年更名为城关镇;1958年并入红旗公社(为直属菜蔬营);1962年红旗公社撤销组成菜蔬公社,属城关镇管辖;1980年全国地名普查更名为天彭镇(镇政府驻北大街);1992年原清平乡并入天彭镇;2004年9月全市区划调整时,原西郊镇、利安镇并入天彭镇,镇政府驻东湖路(外东街羊叉路)。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成绩喜人,城镇规模由解放初期的1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9.7平方公里,改造、新建大小街道128条、路巷288条、居民小区186个、广场8个。境内有西华大学、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彭州一中、成都石室白马中学、彭州一中实验学校(南城中学)等大中专学校,有小学13所、幼儿园38所、医院10所、敬老院3所。南京北塔、东湖西海勾画出天彭的神韵,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铺就天彭美好未来。规划实施中的人民渠北岸生态产业园将成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亮点。

天彭街道是公路交通枢纽,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青(白江)灌(都江堰)铁路、彭(州)白(水河)铁路、成(都)彭(州)公路均于此交汇,彭(州)白(水河)公路、安(德)彭(州)公路、彭(州)什(邡)公路、汉(广汉)彭(彭州)公路由此通向各地。全镇皆平坝,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03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966.9毫米。上壤肥沃。商贸、旅游、运输、饮食服务业繁荣。

天彭街道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城市规模由9.3平方公里发展到19.7平方公里,城区由过去的一环路扩建到如今的二环路,并在建三环路。新建了金彭大道、天府大道、牡丹大道等20多条快速路。

天彭街道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成都市区21.3公里,是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全镇幅员面积82.3平方公里,是彭州市的市区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清代,属南方绣城里,1912年称城厢;1935年,设城厢联保;1940年,设彭县中心镇;1950年1月,建为中心镇,隶属彭县第一区。

6月,改建为彭县第8区,隶属彭县。

1952年,改为第八区;1954年,改建为第六区。

1955年,更名为城关镇;1958年,并入红旗公社(为直属菜蔬营);1962年,红旗公社撤销组成菜蔬公社,属城关镇管辖;1980年,全国地名普查更名为天彭镇(镇政府驻北大街);1992年,原清平乡并入天彭镇;2004年9月,全市区划调整时,原西郊镇、利安镇并入天彭镇,镇政府驻东湖路(外东街羊叉路)。

2015年,撤销天彭镇,设立天彭街道。

天彭街道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