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因东汉时此处地下(井)经常冒火(天然气)而得名。
火井镇是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气的地方,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镇,隋末唐初设立知县,唐代著名的数学家、天相学家袁天罡出任首任县令,历来商贾繁荣,人杰地灵,现存有天罡祠、崇瑕塔、状元桥等名胜古迹供后人瞻仰至今。它位于邛芦公路31km处,距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台山18KM,有名的文井江贯穿全镇,是邛崃西路最大的商贸中心。
全镇幅员面积31.78km2,最高海拔1,175米,最低海拔564米,年降雨量1200mm,年均温16摄氏度,积温0摄氏度,最低年份为5,768摄氏度,10摄氏度以上年平均积温为5187摄氏度,日照时数:1170小时。辖10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一个民委会、耕地面积123,166亩(其中田5,656亩,地6,510亩)、总户数3,610户,总人口13,786人,胜产茶、棕、竹、木。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人民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邛崃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以小城镇建设为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旅游资源,1999年人均纯收入2,488元,社会经济正朝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邛崃兴福寺
兴福寺位于邛崃市火井镇兴福村6组(莲花山银杏坪),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重建明嘉靖(1515年)年间,历史上曾用过“蓬莱别院”、“石庙子”等名称,后改名为兴福寺。兴福寺总布局分A轴和
海屋(余宅)
海屋(余宅)位于邛崃市火井镇,年代为民国。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是海屋现占地范围,保护范围四周向外延伸1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海屋
海屋年代:民国海屋位于邛崃市火井镇,始建于中华民国初年,门楼为民国初年中西式典型建筑,面阔14.5米,通高9米。后院后墙设红砂石防御射击孔4个,设计构思极为奇特。2019年,海屋被四川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