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黄龙新村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黄龙新村位于长沙市东郊20公里,东临黄花国际机场,西为黄花工业园区,南抵机场高速公路,北纳长永高速公路、三一九国道穿村而过,黄花集镇座落于村中,区划面积约8.7平方公里,属丘岗地形,有山林地5500多亩,旱地310亩,水面408亩,耕地2780亩。现有21个村民组,966户,3450人。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66人,高中文化的548人,有0员117人,共青团员65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昔日穷乡僻壤的黄垅,现已变为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素质优良,综合实力较强的风水宝地。
1984年以前的黄垅村是一个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山穷水缺,生产力极为落后的村,人平均收入只有121元,村民生活十分贫困。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坚持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发扬民主,依法治村;坚持“四同”的兴村方略,经过20多年的拼搏,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三靠”村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的先进村。2011年,全村总收入达5.4亿元,人平纯收入达18000元,98%以上的农户盖起了楼房,高档家用电器已大量进入普通人家,外出旅游的人数也逐年增加。现在村民拥有各种小车420多台,有电脑480多台,摩托车840多台,电话980部,手机1820台,宽带网有线电视到户。
村集体经济,主要是兴办工业企业,历年来相继建起了邮电器材厂、银辉镀锌厂、电力线路器材厂、空心砖厂、水泥制品厂、低压电器厂和农副产品加工厂,年产值达7000万元,年发工资、奖金700万元,纳税400万元,实现年利润400万元,累计拥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过亿元。现在集体拥有各类房产近45000平方米,各类机电设备338台套,以及价值450万元的各类用具设施。集体经济的壮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进了共同富裕和各项公益事业发展。
1、历年来投入以工补农资金1300万元,对农户的生产、生活、文化、科技、社保等30多个项目实行以奖代投,促进了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
2、投入1580万元大兴水利、电力、田园化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使全村耕地旱涝保收,稳定高产面积达100%,是多年来亩产吨粮村。
3、投入310万元,根治荒山,绿化造林2800亩,使全村山地森林覆盖率达100%,成林成材面积已达80%。
4、投入1250万元建起了规模较大,环境优美,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的黄龙学校。
5、投入480万元新建了一所可同时容纳400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高标准幼儿园。
6、投入550万元,建起了集居住、生活、生产、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黄龙老年康乐中心,免费为黄龙新村五保户,优惠为社会上有困难的老人服务。
7、投入920万元,修建了村级公路,实现了组组户户通车。
8、投入480万元,建起了有线电视网,开通了远程教育专用频道,建起了影剧院、图书室、游艺场、青年之家、运动场等文体设施,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9、投入38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多功能的综合楼,为村民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个体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村民中有个体工商户258家,运输专业户177家,私营企业18家,种养业重点户26家,农家乐等其它专业户20多家,年产值达2.1亿元。
黄龙新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发展、进步。是新时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红旗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湖南省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先进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在成就、荣誉面前,黄龙人没有满足现状,成就只能说明过去,看重的是自身的差距、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压力。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扬长避短,再造辉煌,积极响应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联系黄龙新村实际,绘出新的蓝图。为建设一个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秀美的新村庄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