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崩坎村被确定为2021年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崩坎村位于黄花镇北部,捞刀河依村而下,东面紧邻果园镇,西与本镇龙湖村接壤,北临安沙,离星沙12公里,距长沙市20公里,县级公路Y312线穿村而过,是果园等镇到长沙、星沙的必经之路。崩坎村由原崩坎、荷庄两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约5.9平方公里,总人口3036人,下辖16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60人。共设一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2人。崩坎村产业以农耕为主,辅以牲猪、鱼类养殖和苗木种植,村内大型企业共2家,年产总值达2亿多元。崩坎村村内道路网基本完善,交通较便捷,已硬化公路6.7公里,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信号已覆盖全村。近年来,崩坎村被连续评为“绩效考核先进村”、“镇计划生育先进村”、“镇先进党支部”等。
走进崩坎村,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这里有仙姑岭的美丽传说,这里有色美味鲜的哑河白鲢,这里从来不乏惊世骇俗的壮举,这就是崩坎—一个美丽富饶的村落。现在崩坎村又在争创“市级生态村”,登高展望,我们看到了崩坎的未来,到处绿意融融,人民安居乐业。
崩坎村在逐年加大对农耕投入的同时还注重自身品牌的培养,座落于崩墈的哑河盛产鲢鱼、草鱼、青鱼、鲤鱼等等,哑河的水质优良,浮游生物丰富,不用人为添加鱼食,有着养殖高品质食用鱼的天然环境,由于哑河的白鲢采用野生放养的方式,所以其肉质特别细嫩,经省有关部门鉴定,是湖南省标准食用鱼。尤其是这里的红腮白鲢,曾经还是北京中南海的特供水产之一,受到了毛主席的好评,称其“肉质细嫩,色美味鲜”,现仍远销港澳,远近闻名。
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以人口学校、党员家庭教育活动点和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为阵地,利用文宣队、宣传栏、条幅、科普画廊、视频学习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崩坎村农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道德规范教育和“六无”(即无毒、无赌、无黄、无犯罪、无违反计生、无-)教育,抓好农业技术培训、法律辅导,教育引导农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逐步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文明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帮助农民摒弃生活陋习,告别愚昧,走向文明,提高生活质量,乐于接受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同时伴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化,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的经常化,农民求知增智有了好去处。以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乏味生活方式得以改变,健康的文娱活动取代了以前“斗地主”、“打麻将”等不健康行为。不断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情趣,而且有助于村民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村民之间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和谐融洽关系的形成。
为切实做好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崩坎村在第一时间专门成立了以领导小组,形成了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同时并制定了生态村的实施方案,落实了人员职责,明确了创建的步骤和时间。
而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创建“市级生态村”的基础,一直是村务工作中的重头戏,为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崩坎村以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整治的宣传工作。在每个村民小组的宣传栏设置了环保宣传专栏,并定时更换内容;在人口集中区的显著位置悬挂、张贴环保宣传标语;以远程教育为平台,定期向广大党员、群众播放环保方面的课件;通过多次召开动员会,我们做到了“四讲清”,即把整治的目标和意义讲清楚,把整治的内容和途径讲清楚,把农民群众的责任和义务讲清楚,把各级各部门的扶持政策讲清楚,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他们亲身感受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脏乱差”带来的好处。
位于崩坎村板石组的仙姑岭有着一个关于七仙女的美丽传说,这里依山伴水、景色秀美,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崩坎村正积极引资,预计在未来几年之内打造出一个集农业生产、生态休闲、科普教育、人文历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农庄。
一九七零年十一月一日,在回龙垸区的羊凤塘开始了一桩浩大的开河改道工程。站在羊凤塘被拉直的河道旁,回顾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要彻底改变“天晴遭干,落雨遭淹,年年要吃返销粮”的落后面貌的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已扎根于这片土地每个人的心中,这种精神财富也将让一个崭新的崩坎展现在三湘大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熠熠生辉。我们深信崩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