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镇地名由来:。“龙街”即“龙街子”,彝语“鲁秋节节”,指龙日赶场的热闹街子,说明龙街过去曾经是威宁北部片区非常繁华的中心地带。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5年改威宁第九区为龙街区。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269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46.3%。辖1居委会、23村委会。1949年前属四圃、黑姑、官胜乡。1953年析设方井、木槽、海龙、天生桥、马踏、补块乡。1958年撤乡建龙街公社。1961年后析建龙街、龙河、马踏、天桥公社。1984年改置1镇、3乡。1991年合并置龙街镇。有石膏矿。畜牧业以养羊、牛、马为主。产生漆、核桃、苹果、党参。有中小学24所。镇人民政府驻地龙街子,在草海镇西北42公里。人口700,有汉、彝、苗、回等民族。海拔2070米。古名“?处”,为乌撒土目?处家住地。后以“辰”日赶场更今名。为县北部重要集市。大山营—格拉河公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