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镇基本资料

大关镇介绍

地名由来:大关镇旧时曾名红岩沟、火烧坝、烂泥沟,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镇时,因地形险要,地处关隘而取名大关。

2020年11月,大关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大关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大关镇位于黔西县以东,乌江上游鸭池河畔,东与清镇市新店镇隔河相望,南与铁石、钟山乡接壤,西接新仁、绿化乡,北连谷里镇,史称“水西要害,贵筑藩屏”,总面积93.2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行政2个居委会,234个村民组,9704户40122人,以汉族为主,居住着苗、彝、白、布依、仡佬等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15%,镇机关驻大关镇和平路,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黔西县城32公里,贵阳市96公里,毕节148公里。大关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煤炭储量达5.4亿多吨,均为优质无烟粉煤。全镇正在建设的规范煤矿3个,分别是年产15吨的郁家寨、垅华二矿,年产30万吨的阳和煤矿。有遍及全镇的工业用石灰石,适用于冶金溶济、铅养、水泥、化工制碱及电石等多种用途;年产10万吨水泥建材厂已规模建成投产;景点有文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开仓放盐旧址,红军强渡鸭池河纪念碑,美丽的东风湖风景区等。大关镇地处毕节地区边陲,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004县道穿越全境,紧靠贵毕高等级公路,镇内村级公路已全部贯通。近年来,大关镇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抓好一个重点,推进两项调整,提高三种能力,突出四项建设,即抓好农民增收这个重点,推进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突出小城镇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生态畜牧基地建设,保持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实现粮食总产16335吨,财政收入378.2万元,人均纯收入19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9%,全镇形成了干群同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工作态势,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为大关的引资、建设、发展增强了动力,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大关镇情资源大关镇属典型早旱作农业大镇,主产玉米、水稻、烤烟、油菜,是黔西的科技兴农工程“盆景”,常年粮食产量在15000—16500吨之间,油菜籽产量在7000—8000吨,烤烟年种植面积5000—7000亩,常年收购6000担左右,科技兴农良种推广率达96%,良法配套率达92%,全镇土地面积38200亩,其中:旱地33914亩,退耕还林10893.4亩。

大关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