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梨乡基本资料

沙梨乡介绍

地名由来:沙梨,壮语意为“脊椎骨”,因处似脊椎骨地,故名。

沙梨乡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东部,是进出隆林县的“东大门”。沙梨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素有隆林县“板粟之乡”、“西瓜之乡”之美誉。全乡总面积135.4平方公里。目前,全乡辖7个村,1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310人,居住着壮、汉、仡族、苗、布依五个民族。

沙梨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第十届领导班子根据沙梨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制定了新的工作思路(12345):“一个模式”—即形成春(夏)烟—夏西瓜—秋板粟冬果(茶果、柑果、橙果)的经济发展模式。“两个优势”—324国道线横穿全境,交通便利优势;与田林相接壤、与贵州省隔江相望的边线优势。

“三个重点”——即抓基础;抓稳定;抓发展。“四个调整”——即粮食作物面积调低;作物品种调优;经济作物面积调大;经济效益调高。“五个工程”——即经济园林工程;种子工程;山川秀美工程;生态效益工程;素质工程。

班子建设成绩显著

多年来,乡领导班子全面贯彻“-”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从乡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乡人民发扬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先后获得了“隆林各族自治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百色地区先进集体”、“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先进集体”、“隆林各族自治县学习‘-’重要思想先进党委”、“百色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隆林各族自治县‘双文明’先进集体”等称号。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沙梨乡属于土山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少。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发展壮大农村经济,领导班子根据该乡地处省、县、乡际交界,西南内陆出海通道——国道324线经过全乡中心、南盘江绕境而过,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制定全乡短、中、长期工作发展规划蓝图,大刀阔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几年内使该乡成为南盘江畔一颗璀璨的.

历史沿革:

清乾隆初年,建村。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北楼乡公所。

1950年,并入隆或区。

1951年,成立沙梨区。

1958年,称沙梨公社。

1962年,恢复区建置。

1968年,称沙梨公社。

1984年,称沙梨乡。

沙梨乡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