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早年间,当地人为引水灌溉,在现堰门村大坪梁垭子筑堰,依地势而建一座堰墙承接水堰,墙下留门洞方便通行,堰门因此得名。
堰门镇地处岚皋县西部边陲,东与民主镇毗邻,南与官元镇壤,北临铁炉乡,西与紫阳县隔河相望,全乡辖13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2741户、10283人。总面积为73.5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93米。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扣时代主旋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了以蚕桑、畜牧、水果为支撑,以个体私营经济为后劲的农村产业格局。2002年养蚕发种5000张,产茧160吨,发展黄姜3000亩,种植魔芋1000亩,产茶13吨,产柑桔15吨,生猪存栏6800头,山羊存栏1600只,家禽存栏1.2万只,年农业经济总收入1700万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元。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麻柳坝大桥贯通岚紫两县,水运通道直达安康,乡村公路呈网状辐射全乡各村,建设总里程达到80公里,通村率实现100%,七个村完成了供电网络改造,程控电话、移动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以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山区小集镇开发初具规模,辐射带动两个扶贫新村,120户高山移民喜迁新居。文教卫生事业是新月异,全乡现有完全小学4所,村办初小6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3所乡级卫生院基本保证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历史沿革:
清属西乡。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西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尚德乡四保。
1949年12月,为三峰区七步、堰门乡。
1956年,为明珠区堰门、七步乡。
1958年,成立公社。
1984年,改为堰门乡和七一乡。
1996年11月,将原八一乡并于七一乡,原长春乡并于堰门乡。
2001年,七一乡并于堰门乡。
2011年7月,撤乡设堰门镇。